衛星通信加密系統
商密算法
支持SM1/SM2/SM3商用密碼算法。
旁路告警
能自動發現并報警異常接入的小站設備。
加解密機制
采用對稱分組密碼算法實現業務數據的加解密,采用非對稱密碼算法和雜湊算法實現密鑰分發,采用物理噪聲源生成隨機數,全部密碼算法均采用國密局批準使用的密碼算法,安全可靠。
控制和管理
統―制定分發各種安全策略,實現加密系統的快速部署和調整;在線監控設備狀態,嚴格控制密鑰的使用,具有遠程遙控毀密的能力,可對失控衛星小站實施有效隔離,系統和設備能進行在線升級。
TCP優化與加速
減少TCP連接的握手信號,加快數據傳輸啟動;加大TCP窗口尺寸,適應衛星鏈路傳輸時延要求;具有數據速率控制、擁塞控制等功能。
數據加解密
支持單播、多播網絡層數據加解密;支持凈荷和整體加密兩種方式,自動選擇對應的工作密鑰對業務數據加解密。
密鑰管理
對全網保密設備的密鑰進行集中統一管理,采用多級密鑰保護機制,安全高效。
訪問控制
具有系統、安全、審計三種配置管理角色,三權分立,不同角色具有不同的監控和操作功能。
雙機熱備
采用雙機熱備,實現自動切換,保證系統可靠性。
透明接入
支持透明接入,不改變原系統的網絡結構、組網方式和應用模式。
衛星通信加密系統的設備配置如圖,其中KMC和CCE配置在通信系統的中心站位置,CCE采用雙機熱備的方式配置,VCE配置在遠程衛星終端站,每個衛星地球站中只需配置一臺VCE。
無縫嵌入到已有的衛星通信系統中,對原有的系統使用模式、組網方式不需做任何改變。
基本不降低用戶的通信質量,加密系統對通信效率的影響小于5%。
采用預分配密鑰表機制,減少密鑰協商和握手的損耗,加密系統即配即用。
基本不增加用戶通信延時,典型單跳通信的平均時延為600ms,增加加密系統后,通信平均時延小于610ms。
具有重要目標的單點防護功能,可以重置重要小站的密鑰,保證其通信的安全性。
全WEB配置,操作簡單,使用方便。
衛星通信加密系統可以在不增加時延的前提下,實現衛星通信前向、返向雙向信道傳輸數據的加密,避免網絡傳輸過程中的信息泄露,根本上提高安全防護能力,可廣泛應用于有衛星通信應用的石油、電力等行。